根据《印度防务》最新消息,印度空军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(HAL)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结束前签署一份重大的军购合同,这一合同将包括采购97架“光辉”Mk1A型轻型战斗机。这一决定并不令人惊讶,因为印度空军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战斗机短缺问题。但令外界感到意外的,是这项采购的惊人价格:据印度媒体透露,合同金额将达到6.7万亿卢比,折合大约80亿美元。这意味着每架光辉 Mk1A战斗机的单价接近9000万美元,几乎与美国2024财政年度的F-35战斗机单价相当。
这一价格也使得光辉 Mk1A战斗机成为全球轻型战斗机中的最昂贵之一。比如,韩国KF-50轻型战斗机的价格大约为6000万美元,而中巴联合研发的枭龙 JF-17 Block 3的价格在5000万到8000万美元之间。其中,巴基斯坦采购的价格为5000万美元,而阿塞拜疆的出口价格则接近7000万美元。一般情况下,本国采购本国生产的战机通常不会有过高的价格,例如法国的阵风战斗机,印度以每架2.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,而法国自用的阵风战斗机均价仅为7000万美元。
展开剩余80%这种价格差异并非完全由“黑心”商家造成,除了裸机的价格外,其他费用如运输费用、配套武器、后勤支持、培训费用、升级包和适配的基础设施建设等,都会大幅提高成本。以印度空军为例,如果他们选择采购俄罗斯的苏-57,由于已有现成的苏霍伊战机配套,苏-57E的单价可能只有1.2到1.5亿美元;而选择购买美国的F-35战斗机,由于印度空军没有类似的配套设施,最终的总成本可能超过2.5亿美元。相比之下,印度空军为何愿意以如此高的价格购买光辉战斗机呢?
首先,光辉战斗机虽然性能较弱,相较于枭龙 JF-17 Block 2甚至处于劣势,但对于印度空军而言,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“数量”,而非性能。印度空军在短期内很难填补战斗机的缺口,不管光辉 Mk1A的战斗力如何,至少它比老旧的米格-21更有战斗力。这也正是印度空军最终选择这款战机的原因。毕竟,全球战机市场上,印度能够购买到的成型机型并不便宜。俄罗斯的米格-35印度并不看好,而中国的歼-10则是印度根本无法购买的。
此外,印度空军与印度斯坦航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。早在今年年初,印度空军的负责人辛格元帅就在印度航展上对光辉 MK1A的质量表示强烈不满,他公开批评印度斯坦航空,指责其没有在光辉 MK1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改进,仅仅通过涂漆来标榜为MK1A型。在莫迪政府的压力下,印度空军在2021年采购了83架光辉 Mk1A,而这些战机并未如期交付。直到今天,辛格元帅所看到的,仍然只是几架经过小改的光辉 Mk1型战机,而非原计划中的光辉 Mk1A型。
尽管如此,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依然在“画大饼”,宣称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生产与交付计划,并计划扩大位于班加罗尔和纳西克的生产基地,目标是将年产量提高到24架。然而,按照目前的计划,第一批83架战机预计到2028年才能交付完毕,第二批97架战机则将在2031年前交付。
那么,光辉 Mk1A究竟有何特别之处?光辉 Mk1A于2022年5月20日首次飞行,这一事件标志着光辉家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。此前,光辉战斗机一直缺乏实战能力,印度空军仅将其作为教练机和轻型攻击机使用。MK1A型的出现,意味着光辉系列终于向真正的战斗机转型。今年3月,光辉 Mk1A首次进行了导弹试射并成功命中目标,标志着其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光辉 Mk1A是一款典型的轻型多用途战机,空重6.5吨,最大载荷5.3吨,拥有9个挂点(未来通过增加双架,挂点最多可达11个)。其最大速度为1.8马赫,作战半径为500公里(加油后可达700公里),最大升限为1.5万米。相比之下,枭龙 JF-17 Block 3的空重为8吨,最大载荷为5吨,挂点数为7个(最大8个),作战半径为1200公里,最大升限为1.8万米。除去载荷差异外,枭龙的整体性能上明显优于光辉 MK1A。
在技术改进上,光辉 MK1A在原型机MK1的基础上进行了超过40项改进,但从整体上看,其性能提升有限。虽然其机动性略有提升,得益于更新的F-404-IN20型发动机和更多复合材料的使用,但这些变化并未根本改变其性能瓶颈。更重要的是,光辉 MK1A的雷达系统仍然停留在中低端水平,换装了以色列的EL/M-2052有源相控阵雷达,这款雷达已逐渐被视为过时产品。
印度斯坦航空计划在第二批光辉 MK1A型上换装国产的“乌塔姆”AESA雷达,这款雷达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,虽然在技术参数上与EL/M-2052相当,但其远程探测能力仍存在不确定性。相比之下,枭龙 JF-17 Block 3的KLJ-7A“氮化镓”雷达在探测距离、抗干扰能力和分辨率等方面明显占据优势。因此,在我看来,光辉 MK1A的性能最多与枭龙 JF-17 Block 1持平,而其价格几乎是后者的两倍,实在令人感到遗憾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免费体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